
麦蔻 (McQ)
英国大设计师 Alexander McQueen (亚历山大·麦昆) 的副线品牌。
麦蔻 (McQ) 的消费群定位在16岁至30岁,包括男装成衣、女装成衣和男女配件,由Alexander McQueen本人亲自设计。35英镑一件的标志款水牛印花体恤,150英镑一条的牛仔工装裤,350—700英镑的机车背心和镶有铆钉链条的皮夹克,麦蔻 (McQ) 的这些几乎比主线便宜40%的价格让热衷于Alexander McQueen的年轻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。

“军服也是一种武器,它是军人威严的标志,穿上它,无论在严寒酷暑和风霜雨雪中,军人们都不会忘记肩负的使命。”这是苏联元帅朱可夫的一名话。
俄国军队第一套军服大约出现在16~17世纪伊万四世时期。当时,沙竽军队身着长长的红色粗呢大衣,饰白色肩带,头戴粗呢帽,脚蹬用毛皮镶边的靴子,手持马刀、火枪等兵器。
彼得一世创建了沙俄第一支常规部队。到1700年,全俄共有33个团,其中2个团是沙皇竽的近卫军。这支部队的军服式样为:长大衣(步兵为草绿色,骑兵为兰色),红坎肩、长袜、三角帽,军官胸前佩带识别标志。
以后各个时期的军服,有胸甲骑兵的胸甲护身制服、骠驹兵的短上衣、金属头盔、装饰精美的高筒军帽等等。19世纪,俄国军队出现了肩章,不同的兵种肩章各不相同。龙骑兵、胸甲骑兵、格列那结尔兵(帝俄的一种精兵)就是以不同颜色的肩章、头盔、钮扣及帽缨等作为识别标志的,甚至连坐骑都按毛色分开。制服一般为斜襟,衣领很高,下着灯笼裤,穿靴子。有趣的是,当时的靴子不分左右脚,据说是为了方便。
19世纪末,兵器的射击距离越来越远,准确性也大大提高了,这对革新军服式样提出了新的要求,首先要废除鲜艳的外衣和笨重的头盔,并考虑军服的伪装性能,防止重新出现亚历山大二世时的一则奇闻。那是在1862年,亚力山大二世下达了一道命令,要求统一着装参加会操。在土耳其炎热的沙漠地带穿上这种服装,舒适实用。然而在满州战役中,远东地区的士兵穿着这种浅色的衣服,在深色地形的反衬下,却成了敌人最好的靶子。为减少伤亡,军官们不得不下了一道可笑的命令,要求士兵少洗衣服,以尘土、汗渍作为军服的伪装色。
亚历山大王是服装配饰品牌。
亚历山大·王是纽约年轻的华裔设计师—中文本名王大仁的设计师同名品牌。亚历山大·王 品牌的女装和配饰设计叫好又叫座,不仅多次获得CFDA等颁发的时装界大奖,亚历山大·王品牌的时装销售也是节节攀升。无论在亚历山大·王品牌女装还是男装身上,都能感觉到设计师对奢华生活的不屑,以及对自身所好的自由精神的偏执。
生硬 盛气 强势 独一无二 并且毫不费力的女装设计诱导出女性从未展现的性格。但这样却没有让人觉得单调无趣,因为就像他自己所拥有的有趣的女性气质一样,他的女性感触处在一个宽松的地域_,太过独特,常常用简单的元素轻易征服你。比如,镂空拼接的白色,钜大拳击手套式,斑驳条纹毛衣,独特的王的印花,等等。
原创文章,作者:admin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91beidaqingniao.net/mcm/390793.html